谷子经济


发布于 2025-05-06 / 9 阅读 / 0 评论 /
谷子经济概念研究

谷子是“goods”的谐音,是2024年底爆火的概念。

名创优品

名创优品2020年11月在纽交所上市,2022年8月回港交所上市。

2024年,名创优品营收170亿,同比增长22%,海外营收66.8亿,同比增长42%,毛利率45%,平均一天开三家新店。

现在的名创优品

现在的名创优品完全就是一家谷子店,商品不是按照品类排列的,而是按照IP来分类的,迪士尼一个货架,变形金刚一个货架……

早期的名创优品

早期的名创优品做的是白牌杂货铺,主打低价和伪日系元素。

名创优品进入IP江湖

2018年,公司增长放缓,“十元店”的定位被新崛起的拼多多抢了不少生意。

这个时候正好是漫威在国内风头正盛的时候,名创老板叶国富亲自飞到迪士尼总部寻求和漫威的版权合作,安全工作人员常驻洛杉矶,每星期上门拜访迪士尼两次,拿不下漫威不许回国,谈了半年后,名创优品成为了第一家获得漫威全球IP授权的中国公司。

拿下IP后,名创优品开发了1500款联名商品。

2019年,名创优品广州漫威黑金店开业,大排长龙,单店营收比普通门店翻了两倍多。印上了漫威英雄的商品,即使比普通商品贵了30%多还是供不应求。

这给了老板一些启发,IP说不定能让名创避免被拼多多卷死。

泡泡玛特的成功也给叶国富一些启示,于是做了个潮玩集合店品牌TOP TOY,对标泡泡玛特,短短两年开出了70多家门店,现在已开始计划独立上市。

此后,IP就成了名创优品核心战略的一部分。

名创优品的IP战略

很长一段时间里,名创优品是照着全球IP价值榜,一家一家上门谈授权,短短几年里,芭比、魔道祖师、哈利波特都成了名创优品的合作伙伴,三丽鸥、草莓熊、loopy、chiikawa都成了超级爆款。

后来,名创优品给自己划了三大战略品类——盲盒、毛绒公仔、香水香氛。前两项与IP强绑定,摸着泡泡玛特过河。

为什么名创优品选择了这三个品类,因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——高毛利。

IP方作为知识产权持有者,普遍不愿意放掉任何利润,即使要损失许多生意机会,周边商品也不能随意降价,必须保证IP的价值不被稀释。在C端的感受就是“谷子好贵,正版好贵”。

名创优品在款式和品类上对标真正的谷子,推类似商品,打着联名款的旗号,价格更优惠,但比普通的白牌日杂的毛利率高了许多。

在IP战略的加持下,名创优品实现了毛利和营收的双重增长。

名创优品出海

名创优品在海外拓展无往不利,靠着占比达到40%的IP联名产品,名创优品可以在海外迅速吸引当地消费者,建立品牌认知。

泡泡玛特出海是通过自有IP,目前看来缺少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,还比不上迪士尼和三丽鸥。

如今,名创优品在印尼、泰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增长都非常迅速,尤其是印尼,几乎大型一点的购物中心,都有名创优品的门店。

2024年,名创优品在印尼雅加达顶级商业区Central Park开出的门店以单店3000平米的面积,还有开业销售额118万元的数字,刷新了名创优品自己的两项纪录。

泡泡玛特

泡泡玛特崛起于盲盒热潮,2021年1月在港交所成功上市。

2024年,泡泡玛特营收突破150亿,海外营收突破50亿,股价番了4.5倍,手办类产品(盲盒)营收占比53%,为69亿元。毛绒玩具营收占比21%,为28亿元。

泡泡玛特与盲盒

过去几年,泡泡玛特对外介绍自己是“一家潮流玩具公司,盲盒只是卖玩具的一种方法”。

基本上是名创做什么商品,泡泡玛特就要复制一遍。

泡泡玛特IP战略

泡泡玛特为什么要在盲盒之外拓展这么多品类?还是和公司战略有关,一直以来,泡泡玛特给自己的定位是“一家唱片公司,是潮玩艺术家的MCN机构,是IP的经纪人”。从签下第一个IP——Molly开始,这家公司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帮潮玩IP做商业化,帮艺术家赚到钱,盲盒是一个效率很高、不挑IP、非常普适性的商业化手段。

泡泡玛特开发大型收藏级手办产品线MEGA的时候,把重点放在可爱的小女孩形象之上,

LABUBU是这几年的顶流IP,泡泡玛特的运营思路是,一方面针对毛茸茸的形象推出更多毛绒玩具而非盲盒;另一方面,在新开的泡泡玛特城市乐园里,将LABUBU作为重点,让这个IP和整个THE MONSTERS家族产生类似迪士尼达菲家族的效果。

只有品类和业务够多,不同的IP才能根据各自的特性,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,能给旗下艺人接到合适的工作。

泡泡玛特出海

泡泡玛特在开店之前,会在目标地区开办潮玩展会,一方面建立基本的用户感知,一方面发掘当地有潜力的艺术家,一方面寻找有实力的海外合作伙伴。此后再依靠合作伙伴的渠道销售商品,泡泡玛特只负责出货和售后,直到一个市场的潜力被充分验证,泡泡玛特才会与经销商合资开设直营店,招募当地团队,尝试主导产品、品牌、营销、售后等各个环节,甚至推出本地化的产品线。

泡泡玛特一开始把重心放在对盲盒接受度更高的日韩区域。后来,东南亚的消费力证明了它才是未来大势所趋。

泰国只花了一年,就成了泡泡玛特最仰仗的市场。2023年开设的泰国首家店面,营业额是所有门店平均产出的10倍。

2024年,东南亚地区贡献了泡泡玛特一半的海外营收,增长率超过600%。在一些地区,泡泡玛特享受爱马仕级别的待遇,买它的玩偶需要配货。

泡泡玛特vs名创优品

存在以下对比

IP化程度

名创优品有产能和规模,但缺少自己的IP,所以需要称为联名狂魔。

泡泡玛特手握大量IP,但长期依赖盲盒,所以需要拓展品类和业务。

这两个公司最终目标是一致的:搭建一个零售平台来卖IP商品。

各自的优势

名创优品的优势:更普适、更平价、更包容,靠着庞大的产品体系和开放的IP合作,把任何一个IP以一切能想象到的方式卖给消费者。

泡泡玛特的优势:它制造潮流的能力,以及自有IP的自主控制权。在这个IP泛滥,每个IP都能火3个月的时代,它反而可以做长线的、精细化运营,长期保持IP的价值不被稀释。

东南亚为什么是谷子经济出海首选地

有两点:

(1)东南亚和中国在地域和文化上都相近,无论是供应链出海海试品牌出海,适配度都比较高。

(2)东南亚各国平均年龄相对比较年轻

商业思考

在这个制造业利润越来越薄的时代,如何为一款商品赋予意义,让消费者产生兴趣,才是品牌更需要去思考的,也是未来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市场所需要构建的底层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