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代掌门人——马库斯.高曼
马库斯.高曼出生于1821年的一个德国犹太家庭,家境一般,本来想当老师,但是欧洲反犹情绪愈演愈烈。
高盛的前身
于是在1848年,27岁的马库斯.高曼来到美国。马库斯.高曼在费城开了一家裁缝店,生意越来越好,赚足了第一桶金。
1853年,马库斯.高曼拿到绿卡成为美国人,但是他不甘心一直做裁缝店这种小生意。此时美国北方的工业发展如火如荼,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美国。
1861~1865年,美国爆发南北独立战争,最终以北方联邦的胜利告终,南方蓄奴州经济崩溃,大量黑人劳工流入工厂。因为战争的原因,许多银行破产。
1869年,为了进一步扩大生意,马库斯.高曼居家搬迁到了纽约,此时纽约充满机会。同年,创办马库斯.高曼公司,这就是高盛的前身。公司的业务是“为急需现金的商人提供短期贷款”,这个业务之前很少人做。创业开始环境简陋,在紧靠煤矿滑道狭窄的地下室里,加上自己,有两名员工,另一个员工还在殡仪馆做兼职会计。
金融票据业务
每天清晨,马库斯.高曼穿梭在商铺林立的大街上,沿街打折收购珠宝商、皮革商手上持有的本票。再转手卖给银行,赚取差价。他成了第一代金融票据的“倒爷”。
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有钱人,他弄了一身高定的西服大衣和一顶丝质高帽,和当时纽约银行人一个造型,银行家的财富大小可以从他的礼貌高度来衡量。
几年后,业务娴熟的马库斯.高曼公司一年的营业额超过了500万美元,纯利润有2.5万美元,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0万美元的购买力。
高盛的诞生
比起其他资本家,马库斯.高曼被秒成渣,为了实现更大的野心,他开始把钱花在社交上,结交更多犹太商人,获取合作机会,联手做生意,专门坑盎撒人。
马库斯.高曼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好友约瑟夫.盛克斯的两个儿子,于是高曼家族和盛克斯家族联姻,公司改名为“高盛”,成为了一家以血缘和姻亲关系为纽带,实行合伙人制度的小型家族企业,由家族中的几个合伙人,共同拥有公司股份,参与经营分红。这一模式被许多犹太金融财团采用,如罗斯柴尔德家族、摩根家族、雷曼兄弟等。
此后推出了多项金融服务,改进了债务结构和投资策略,靠着对市场的深刻洞悉,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脱颖而出。
第二代掌门人——亨利.高曼
1882年,高盛公司营业额为5万美元。
1890年,高盛公司营业额为3100万美元。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票据交易商。这项业务是高盛帝国的基石,但真正让其达到另一个高度的业务是“投资银行”。
掌门人介绍
让高盛成功转型为投资银行的关键人物是第二代掌门人——亨利.高曼。他创造了一个沿用至今的概念——市盈率。亨利.高曼是一个少年学霸,考入哈佛,大学期间因为眼病,从哈佛退学。
拓展新业务——票据承销
1885年,亨利.高曼和姐夫盛克斯一同加入高盛。亨利.高曼思路活跃,敢于创新。在他的领导下,高盛革新了公司业务,从票据交易进入承销领域,为后来成为投资银行奠定基础。
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投资银行业务应运而生。亨利.高曼凭借敏锐的嗅觉,感知到了这一时期的发展风向标。
1896年,高盛加入纽约证券交易所,并迅速扩张,在美国多州开设了分支机构,成为全美最大的商业本票交易商。
新铁路债券
19世纪末,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带动了美国铁路的发展,对建设资金需求非常大。因此,承销铁路债券以及股票成了当时利润最丰厚的行当。亨利.高曼看准了机会,决定对各州银行发行铁路债券。当时这项业务最大的寡头是摩根大通,1900~1902年就发行了12亿美元的新铁路债券。面对亨利.高曼想要分一杯羹的想法,这些寡头对他发出了警告,亨利.高曼并没有被吓倒。
亨利.高曼为了向铁路管理层展示公司的承销实力,从1900年开始大举买入铁路公司的股票,但最后因为各方压力,被摩根大通强行收购。
摩根财团的阻碍
当时摩根财团极其强大,是共和党最大的金主,南北战争时期,皮尔庞.摩根靠倒卖军火生意发家,他以3.5美元一支的价格从各州收购枪支,然后以23美元一支的高价卖给北方联军。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了海量的财富,成为了当时资本最雄厚的商业银行。
1893年,因为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价格的影响,美国出现了经济危机,人们纷纷把美元换成黄金来避险,但当时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本没有那么多黄金,当共和党政府心急如焚的时候,皮尔庞.摩根用其雄厚的资金帮助政府渡过难关,还帮助威廉.麦金莱成功竞选总统。这次危机之后,摩根大通在美国的地位如日中天。借着这股胜利的东风,皮尔庞.摩根一举收购了多家媒体和铁路公司。摩根集团成为了横跨航运、制造、银行、石油等多个领域的超级巨头。
所以亨利.高曼的这次冒险完全是以卵击石,这次失败遭到了姐夫盛克斯的反对,他认为不该做这种高风险的投资。
零售业的融资
无奈之下,亨利.高曼另辟蹊径,把目光投向了日益崛起的大型零售业的融资领域。
从1898年到1915年,纽交所上市的工商业公司由20家增加到了173家,这些大多都是犹太移民的家族企业,都需要从股票市场融资推动扩张。亨利.高曼于是找到了自己的好友菲利普.雷曼——雷曼兄弟的老大,想合伙创办一家独立的高盛.雷曼承销公司,但受到家族公司的制约,最终还是以联席承销商的方式分别经营,平分利润。公司的第一个客户是亲戚的一家邮购公司——西尔斯,这个邮购公司实物资产少,商品数量多。由于股票的估值和销售都是基于公司的实物资产,加上之前没有类似公司发行股票的先例,所以蕴藏着巨大的风险。不过亨利.高曼认为,零售公司的估值应该根据其库存的周转速度或者生产现金流来计算,而不是由实物价值决定其偿还债务和盈利的能力,因此他提出了一项对公司估值更全面的概念——市盈率,这在当时是划时代的。
1906年,西尔斯公司上市,高盛和雷曼承销了西尔斯1000万美元的优先股和普通股,并被邀请进入公司董事会,以增加公司信用。
此后,高盛和雷曼又获得了56家零售公司股票承销授权,高盛由此转型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,在美国打响了名声。
高盛的内讧
声名鹊起后,高盛进军欧洲,在欧洲开展商业银行代理业务。
1914年一战爆发,高盛在欧洲的业务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。亨利.高曼多次在公开场合支持德国,这种立场让高盛吃了大亏。高曼家族和盛克斯家族(支持英法)也因此产生巨大的分歧,矛盾日益白热化。
1917年,美国宣布参战,高盛替美国政府承销战争债券,亨利.高曼意识到自己被公司架空,于是决定离开拼搏了35年的高盛,而且带走了巨额资金,导致高盛陷入融资困境。
第二代掌门人的结局
1930年,亨利.高曼回到德国,被授予荣誉公民称号,希特勒上台后,又被迫回到纽约。
1936年,亨利.高曼带着破灭的梦想在纽约去世。